1.降水偏少,影响农业生产,庄稼歉收。
2.河流断流,威胁农村饮水安全。
3.水库干涸,影响灌溉、航运、发电等。
4.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
1.气象干旱
2.水文干旱
3.农业干旱
4.社会经济干旱
三、农业抗旱可以通过何种措施来建立抗旱服务体系,以减轻干旱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1.发展灌溉
2.发展旱作农业
3.治理水土流失
4.推广节水技术
1.兴修水利,改变农田灌溉方式。
2.改进耕作制度,选育耐旱品种。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
4.采用先进设施和节水措施。
五、在抗旱工程中,有哪些可以储备水源的设施?
1.塘坝
2.水窖
3.蓄水池
4.人工湖
5.水库
六、生态抗旱主要通过什么措施来改善、恢复因干旱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的?
1.调水
2.补水
3.地下水回灌
七、干旱灾害带来广泛且严重的间接经济损失。那么关于间接经济损失说法有哪些?
1.主要表现在农牧业减产
2.工业原料不足,产值下降。
3.农村副业生产量减少,交易量受到影响。
八、对干旱和旱灾的描述有哪些?
1.干旱偏向自然情况
2.旱灾与社会经济有关联
3.有旱灾一定出现干旱
九、在影响农业干旱的因素中,自然因素起主要作用。我国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我国不同地区的干旱有着哪些不同特点?
1.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春季正是冬小麦生长和早秋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常需采取灌溉或其他抗旱措施,以保证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这一地区有时还会发生春夏连旱或春夏秋连旱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或伏秋连旱
3.西南地区多发生冬旱、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
4.华南地区秋冬春三季常有旱情
5.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西部常有旱。特别是西北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可谓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上游来水,如果来水少或积雪层薄以及气温偏低造成融雪量少,灌溉水不足,农作物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威胁十、我们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及挑战有哪些?
1.我们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干旱灾害长期存在
2.现有抗旱减灾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严重干旱
3.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增加了极端干旱发生概率
4.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对干旱的敏感性增强